中國人喜歡買房子,因為房子一直被視為一生中最好的保障。生病了靠房子、孩子上學靠房子、養老靠房子,因為一旦發生意外,比如失業、重疾、事故等,房子可以作為最好的兜底。
所以房子幾乎成為每個人的標配,沒有房子的難以找到老婆,有了房子的就想多買一套。
最根本原因是房子“只漲不跌”的觀念根深蒂固。有了房子不僅家庭財富得到守護,而且還有明顯的保值增值。
但是最近幾年,特別是進入2021年后,市場的形勢正在發生顯著的變化。
最明顯的是,房子“只漲不跌”成為過去時。2021年,我們可以發現,房地產領域許多新的政策不斷出現,比如房地產貸款集中度管理制度、二手房參考價制度、學區房“新政”,甚至房地產稅也在醞釀試點。
且不說未來房價存不存在下跌的可能,就其“收益率”來說未來顯著下降肯定是可以預見的。
我們可以發現,最近20年,樓市火爆,股市整體冷清,銀行存款、余額寶、萬能險、銀行現金類理財產品等固定收益率資產受追捧。
說明了什么?
1、中國人的整體理財觀念一般偏保守。以守為主,進為輔。這點也沒有錯。2、說明大家的潛意識里面意識到房子也不是絕對能保障家庭的健康、教育和美好生活。
除了房子的“可靠性”在下降,最近幾年一大變化是固收類產品收益率在不斷下降,比如余額寶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6%、7%,現在降到了2%左右。比如銀行存款利率,在90年代可能有超過10%,現在一年期只有1.5%左右。比如銀行理財以往可能會給你兜底收益率,但現在打破了剛兌,不會給你固定的收益。
所以在樓市存在更多不確定性、固定收益率下降的情況下,普通人的醫療、教育、住房等的保障是什么?
答案只有是保險!
是啊你沒看錯,是保險。提到保險就被看成是騙子,在保險行業工作被視為不體面。最近幾年,琳瑯滿目的保險營銷電話讓人煩躁。同時不時出現的保險拒賠事件讓人失去信心。
但實際上保險本身并不會騙人,只有人會騙人。
第一,市場上形形色色的保險銷售,讓人眼花繚亂、目不暇接。
保險本身就是集金融學與醫學為一體的行業,需要極高的專業知識。但據多家機構聯合發布的《2020年中國保險中介市場生態白皮書》,2020年,保險營銷員群體中,本科及以上的學歷也只有26.97%。
正因為如此,保險行業這幾年呈現的特征是:重銷售、輕服務。保險中介一般是以銷售為目的,為了成交不少中介對過程中的保險條款、保障責任則是輕描淡寫。
比如沒有明確地對客戶健康情況進行詢問,沒有給客戶講清楚滿足合同關鍵事項、注意點、保障方式、保險范圍,以致于發生賠時容易扯皮。
此外,保險的配置不合理,“重理財、輕保障”,很多人保險是買了,但大部分是年金險、萬能險等偏理財類的產品,而最為重要的醫療、重疾、意外等保障少之又少,明顯的本末倒置。
注:如果你買了保險可以對照我今天說的看是否合理,也可以加小白老師的微信有空幫你看看下。其他朋友想了解的可以在后臺留言,加微信也可以。平常比較忙不一定能及時回復,如果有問題可以先提問,有時間會回復(如下二維碼)。
一個人最寶貴的財富是自己,是家庭。一個人也只有先有生存,才能談得上生活。只有解決溫飽,才有其它的休閑、娛樂、旅行吧?
所以保險也有第一保障和第二保障之分。
保險的第一保障是生命健康。我們常說住房、醫療、教育是普通老百姓(603883,股吧)頭上的三座大山。但你知道嗎?很多壓力是可以減輕的。
比如普通人支出的一大頭就是醫藥費,一旦染上重疾一個家庭就給毀了。但是很多時候這種情況完全可以避免。
因為疾病本身最大的特征是不確定性,恰恰是這一點,可以與保險進行天然的融合,保險的作用是降低不確定事件出現后的影響。
舉個例子:
一個村子里有1萬個人,每個人每年交100塊錢,最后眾籌出100萬資金。這100萬用來干嘛?主要用來為村民提供就醫費用。
比如老王得了腫瘤需要住院,總共花費20萬元,就可以從這筆費用里支出。
這就是保險的基本原理,每年交的100塊我們可以視為保費。也就是說通過100塊的費用降低不確定事件出現后的影響。反之,如果沒有這個保險,這20萬對老王、對一個家庭來說意味著什么?
為什么保險能做得到?
因為整體上疾病特別是重疾本身雖然有不確定性,但也是低頻。即可能會發生,但發生概率不會太大。這就意味著每人分攤的保費不會太高,而保障的金額夠大。
注:不過現實生活中的保險與眾籌最大的不同是,保險享有《保險法》保障,比如合同不能隨便更改,說是多少最后給付就是多少(重疾險)。合同的保障,即使是保險公司破產,你的權益也一樣得到保障。還有其他,比如兩年不可抗辯條款,合同生效兩年后保障公司“無論如何”都要承擔保險責任。
1、社保一定要買,這是最基本的了。城鎮職工社會保險(含醫保)、城鎮居民社會保險(含新農合)。
一個人一生中社保是最低限度保障了,包含醫療保障、養老保障。
2、有了社保還不夠,還要有商業保險作為補充。我看了下也不是很貴,像一些好的商業醫療險,30歲這樣的年輕人,一年的保費是兩三百。就享有200萬左右的一般醫療和200萬的特定疾病醫療保險金,100%賠付(扣除1萬免賠額),而且還包含了大家只能在新聞里看到的質子離子醫療費用,這些在普通醫保里面是沒有的。
醫保的出現給我國居民的身體健康提供了巨大的保障,但并不全面。
目前市面上的藥物可分為甲類藥、乙類藥和丙類藥,其中只有甲類藥和乙類藥在醫保目錄里,可以享受醫保報銷,而丙類藥只能完全自費。
數據顯示:2020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中,共有藥品2800種。中國目前備案的生產藥品數有多少我還找不到確定的數據,有說是26萬種,不過尚不能考證?傊,醫保內的藥品數量占比還不算太高。
如果染上重疾就是一筆大額支出,比如二三十萬,社保能報銷一部分,但也有相當一部分由個人支出,金額也可能有不少,比如幾萬。這種情況下壓力也很大。
而且還不包括院外會診費、急救車費、鑒定費、驗傷費、各類治療加急費、特別看護費、煎藥費、床位費等。
所以在保險中,基本的社保一定要有,同時還要加上商業意外、商業醫療、商業重疾。
當然在買了養老保險之前一定先做好意外、醫療的保障,不然給養老準備了那么錢,最后一次大病耗盡了家庭資金還有什么用呢?
所謂養老保險本質上是每年存一筆錢,商業銀行會幫你理財,退休了給你固定的費用。這個優先順序比醫療、意外險要靠后,但也很要必要,人要對自己的長遠負責。
保險的第三保障是財險,包含理財類。
人只有做到最基本的保障才能理財吧?包含財產類保障,比如防火、防盜等。同時還有一些理財險,比如定期年金、萬能險等。
最后再說下保險為什么一直以來不太受信任。其實還有一部分原因是保險合同的里內容太長,專業名詞太多,術語太多。很多人都懶得看或看不懂。
所以買保險要想更放心,自己勤奮一些,多去看下里面的條款,哪些能理賠、哪些不能理賠,一旦發現不對,可以退保(一般有15天的猶豫期)。辛苦一下子,幸福一輩子。
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:小白讀財經。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,不代表和訊網立場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請自擔。
【免責聲明】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,與和訊網無關。和訊網站對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
最新評論